工作动态 WORK DYNAMICS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关于“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推荐
发布时间:2025/06/26 责任编辑:左中华 来源: 浏览量: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做好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工作的通知》(豫教关〔2025〕9号)两个精神,结合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情况,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推荐我校“五老”退休教师黄体兰同志申报“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现已经过河南省教育厅推荐,并通过河南省关工委初审。

将黄体兰同志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期限定于2025年6月26日至2025年73日,共计五个工作日。期间,欢迎广大师生员工积极监督,如有异议,请及时拨打监督电话:0371-56189038。

附件1:黄体兰老师先进事迹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附件1:

 

地质教育的坚守者与下一代的引路人

——黄体兰老师先进事迹

黄体兰老师,女,汉族,1935年10月生,高级讲师,河南地矿职业学院退休教师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二级关工委驻会“五老”

一、响应党的号召,献身地质事业。

1955年10月启程,黄体兰老师便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的圣坛,勤勉如一日,尽职尽责,坚守教育的阵地。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她在1953年9月至1955年9月的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期间,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5年9月至1958年8月,黄体兰老师在江西省465地质队担任技术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随后,她于1958年9月至1964年12月在江西地质学院任教,致力于培养地质领域的未来之星,体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精神。1965年1月至1968年12月,黄体兰老师在赣东北地质队担任技术员,不畏艰难,深入勘探一线,为地质勘探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概。1969年1月至1972年12月,她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到农村,在江西省横峰县的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体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韧。1973年2月至1987年8月,黄体兰老师在赣州地质学校担任讲师,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实践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1987年9月至1994年7月,她工作调动到郑州地质学校并担任高级讲师,继续为地质教育事业贡献光和热。她时刻关注地质行业新动态,为让学生学懂弄通,她四处求教,想尽一切办法收集各种地质标本,不断丰富郑州地质学校地质陈列馆(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地质陈列馆前身)标本展品。对她而言,每一个标本都如同她的孩子,被她悉心呵护,倾注着她的心血。1994年4月,黄体兰老师在郑州地质学校光荣退休,但她依然心系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2024年4月起,她还担任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地矿工程学院驻会“五老”,以身作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她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使她累计工作年限达35年之久,真正实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生理想

二、颂扬地质精神,薪火代代永相传。

黄体兰老师,已逾八十九岁高龄,依然如“不老松”般坚守在地质教育战线,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刻阐释了“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精神。自1953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深造以来,黄体兰老师便如“滴水穿石”般全心全意投入到地质教育事业中,培养了众多地质领域的人才,嵩山地质研究领域取得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显著成果。她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黄体兰老师正是这一崇高使命的忠实践行者。她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深刻认识,为地质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黄体兰老师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她的精神将如“薪火相传,代代不息”,在地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熠熠生辉。她不仅是地质教育的楷模,更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黄体兰老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她用自己的行动,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用引领、鼓励陪伴托举起一个个地质人才。

三、示范引领写华章,老有所为立新功。

黄体兰老师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热情犹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以深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展现了老一代教育家的风范。退休并不意味着事业的结束,对于黄体兰老师而言,这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她如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马,长期担任教学督导职务,深入课堂一线,与青年教师深入交流,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指导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地质教育领域的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她的行动体现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精神,即使已至暮年,她仍不懈努力,继续在郑州地质学校、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发光发热,积极参与各类座谈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经验。特别是在“青蓝工程”中,黄体兰老师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学校离退休教师积极融入“五老”赋能队伍,为打造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一老一小”志愿者品牌队伍,贡献“银发”力量再创新功。她关注职业教育与地质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深入探讨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他们在她的感召下,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和技能竞赛,成绩斐然。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生动写照,黄体兰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正含义。

四、文化宣讲热心人,守正创新铸品牌。

黄体兰老师的教学与教育活动成绩斐然,犹如“春华秋实”般丰硕,她的工作不仅在校园内开花结果,更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她参与网络思政宣讲和科普教育,为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二十四节气”思政宣讲品牌做出了贡献。她曾被返聘至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以热情和专业指导青年教师,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工作期间,她带领华南师院附中师生进行地质考察,强调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2024年,她应邀为河南省地质局地学培训作讲座。同年,她被河南省教育关工委成为教育部“百人五老团员”候选人推荐2025年春节前夕,她获得河南省关工委的慰问表彰,2025年3月荣获河南省地质局“忠诚奉献地质人”称号,这些肯定了她在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她还被河南省关工委、河南地矿职业学院等邀请在线宣讲“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

五、坚守初心使命,科教兴国勇担当。

黄体兰老师的《地球科学》和《嵩山地质演化》课程深受好评,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普及地球科学理论,强调河南矿产资源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嵩山地质演变历史。她的专题讲座深受师生欢迎,职业生涯和教育贡献展现了她对地质教育的深厚热爱和对学生们的深情厚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黄体兰老师的教育生涯,正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她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更多的离退休教育工作者,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