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教关〔2025〕2 号
各高等学校关工委:
现将《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年“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 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校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年 “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
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5 年 2 月 25 日
附件:
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年“读懂中国”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 2025 年 “读懂中国”活动的 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决定 2025 年在全省高校继续 开展 “读懂中国”活动并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依据教育部关工委要求,“读懂中国”活动由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实施,各高校关工委承办。
三、活动形式
由学校关工委充分组织发动二级学院关工委,围绕年度活动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有影响力的本地、本校“五老”进行深入 交流,挖掘、整理、展现他们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 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 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四、活动安排
(一)活动开展及初评、展示阶段(2025 年 3 月—9 月)
各高校关工委根据部署安排,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围绕年度 活动主题,指导确定“五老”人选,组织青年学生与之结对、交流,撰写文章、拍摄微视频、录制舞台剧(具体要求见附件 1 )。各高校关工委组织本校作品评审(评审参考标准见附件2)和展示,并及时以多种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各高校关工委于 2025 年 9 月 8 日前向教育厅关工委报送推 荐作品及《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 《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和活动总结。各高校关工委推荐征文、微视频数额:本科高校分别为 3 一 5篇、2 一 3 个,高职高专分别为1一 2篇、1 个。舞台剧自愿推荐,各高校推荐数量不超过 1 个。 活动总结 1000 字以内,主要反映活动做法、特色与成效等。
(二)省级评审、向上推荐阶段(2025 年 9 月中下旬)
省教育厅关工委于 9 月中旬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高校关工委 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并根据各高校活动开展情况评选优秀 组织奖。根据相关要求,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向教育部关工委推荐。
(三)评审及展播作品制作阶段(2025 年 10 月中旬—12 月底)
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部直属 各高校关工委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部分
优秀作品进行加工、制作。
(四)优秀作品展播及推广阶段(2026 年 1 月开始)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心系下一代》杂志等,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推送、刊发。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作品,同一单位报送的征文和微视频,如被访谈人相同,原则上仅展播一个作品。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各高校关工委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活动有机纳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总体部署,积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协同联动作用,加强组织、创新方式,共同将活动打造为实践育人大课堂。
(二)聚焦典型“五老”,广泛发动学生。各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挖掘本院系有故事的 “五老”和 “杰出老校友”,广泛动员在校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结对访谈”,有效发挥老同志“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不断增强活动的思 政引领力。
(三)坚持优中选优,确保作品质量。各高校关工委要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审核, 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视频要生动鲜活、具有艺术表现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的被访谈 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各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组 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建立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等方式用好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其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以及课程思政中的育人价值,持续扩大活动受益面。
联系人及电话:付 晴 李远航 0371—69691027 活动材料报送邮箱:dudong zhongguo2021@163.com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 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 “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 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 2000 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 × 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 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 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佩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 1-2 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 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 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 1920 × 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 1 声道(解说、同期声),2 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 “-8dB(VU)”,最低 电频不能低于 “-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 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 体 60 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 65 号,字边要加阴影。
(三)舞台剧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舞台剧。根据“五老”采访素材改编舞台剧,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剪辑成视频。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 × 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舞台剧,画面构图完 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长要求:不超过 10 分钟
2.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 1920 × 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黑体居中)。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 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 “-8dB(VU)”,最低 电频不能低于 “-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 60 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30 分) |
记录、展示 “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 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 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 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 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 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 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 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 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 2000 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 2400 字 即 此 项 为 0 分, 字 数 在 2001-2400 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
记录、展示 “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 和建议。突出 “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 描述, 以 “五老” 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 “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 (20 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 (20 分) |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 (20 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 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词 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升华主题的作用;现场采 访出现时间合适、突出故事细节、思想表达传递,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 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辑和时长 (10 分) |
提前设计好影片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起承转合 符合整体结构设计和剪辑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表达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 6 分钟、不足 4 分钟的,该项即为0 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 情赋分。 |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设置 (20 分) |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
舞台表演 (20 分) |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 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
舞台呈现 (20 分) |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 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 赋分。 |
视频录制 (10 分) |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佩戴无线话筒对演佩戴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 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
附件 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征文类)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顺序 |
学校名称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 姓名 |
受访“五老” 出生年月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说明:1.请按本单位评选顺序上报;作者不得超过 2 人,指导教师为 1 人。
2. “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 2025 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微视频、舞台剧类)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作品类别 (微视频/舞台 剧) |
顺序 |
学校名称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 姓名 |
受访“五老” 出生年月 |
作者 |
指导教师 |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说明:1.请按本单位评选顺序上报;每类作品分别排序。
2.作者为主创团队,不得超过 4 人(可以集体形式申报),指导教师为 1 人。 3. “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 2025 年访谈后去世,请备注标明。
附件 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
院系 数量 |
开展院 系数量 |
被采访“五 老”人数 |
主创团队 学生人数 |
受益学 生人数 |
征文 收集数 |
微视频 收集数 |
舞台剧 收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