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指南 SERVICE GUIDE
服务指南 · 下载中心 · 正文
转发: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26 责任编辑:左中华 来源: 浏览量:


 

 

 

 

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教关〔2025〕2 

 

各高等学校关工委:

现将《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 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校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

 

 

 

 

 

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5  2  25 


附件

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读懂中国”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 2025  “读懂中国”活动的 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决定 2025 年在全省高校继续 开展 “读懂中国”活动并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依据教育部关工委要求,“读懂中国”活动由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实施,各高校关工委承办。

三、活动形式

由学校关工委充分组织发动二级学院关工委,围绕年度活动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有影响力的本地、本校“五老”进行深入 交流,挖掘、整理、展现他们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 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 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四、活动安排


(一)活动开展及初评、展示阶段(2025  3 9 月)

各高校关工委根据部署安排,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围绕年度 活动主题,指导确定“五老”人选,组织青年学生与之结对、交流,撰写文章、拍摄微视频、录制舞台剧(具体要求见附件 1 )。各高校关工委组织本校作品评审(评审参考标准见附件2)和展示,并及时以多种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各高校关工委于 2025  9  8  日前向教育厅关工委报送推  荐作品及《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和活动总结。各高校关工委推荐征文、微视频数额:本科高校分别为 3  5篇、2  3 个,高职高专分别为1 2篇、1 个。舞台剧自愿推荐,各高校推荐数量不超过 1 个。 活动总结 1000 字以内,主要反映活动做法、特色与成效等。

(二)省级评审、向上推荐阶段(2025  9 月中下旬)

省教育厅关工委于 9 月中旬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高校关工委 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并根据各高校活动开展情况评选优秀 组织奖。根据相关要求,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向教育部关工委推荐。

(三)评审及展播作品制作阶段(2025  10 月中旬12 月底)

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部直属 各高校关工委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部分


优秀作品进行加工、制作。

(四)优秀作品展播及推广阶段(2026  1 月开始)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心系下一代》杂志等,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推送、刊发。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作品,同一单位报送的征文和微视频,如被访谈人相同,原则上仅展播一个作品。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各高校关工委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活动有机纳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总体部署,积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协同联动作用,加强组织、创新方式,共同将活动打造为实践育人大课堂。

(二)聚焦典型五老,广泛发动学生。各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挖掘本院系有故事 “五老”和 “杰出老校友”,广泛动员在校学生积极参加,通“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结对访谈”,有效发挥老同志“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不断增强活动的思 政引领力。

(三)坚持优中选优,确保作品质量。各高校关工委要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审核, 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视频要生动鲜活、具有艺术表现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的被访谈 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各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组 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建立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等方式用好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其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以及课程思政中的育人价值,持续扩大活动受益面。

联系人及电话    李远航 0371—69691027  活动材料报送邮箱:dudong zhongguo2021@163.com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 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 “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 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 2000 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 × 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 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 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佩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 1-2 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 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 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 1920 × 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 1 声道(解说、同期声),2 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 -8dB(VU)”,最低 电频不能低于 -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 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  60 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 65 号,字边要加阴影。

(三)舞台剧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舞台剧。根据“五老”采访素材改编舞台剧,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剪辑成视频。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 × 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舞台,画面构图完 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长要求:不超过 10 分钟

2.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 1920 × 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黑体居中)。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 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 -8dB(VU)”,最低 电频不能低于 -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 60 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30 分)

 

记录、展示 “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 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 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 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 分)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 “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 分)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 分)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 分)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 2000 字。文体有误数超 2400       0 分,    2001-2400 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记录、展示 “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 和建议。突出 “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 描述,  “五老” 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 “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结构设置 20 分)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细节和节奏 20 分)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电视语言表达

20 分)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 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词 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升华主题的作用;现场采 访出现时间合适、突出故事细节、思想表达传递,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 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剪辑和时长 10 分)

提前设计好影片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起承转合 符合整体结构设计和剪辑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表达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 6 钟、不足 4 分钟的,该项即为0 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 情赋分。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内容设置 20 分)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舞台表演 20 分)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 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舞台呈现 20 分)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 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 赋分。

 

视频录制 10 分)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 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佩戴无线话筒对演佩戴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 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附件 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征文类)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顺序

学校名称

作品名称

受访“五老” 姓名

受访“五老” 出生年月

作者

指导教师

1

 

 

 

 

 

 

2

 

 

 

 

 

 

3

 

 

 

 

 

 

4

 

 

 

 

 

 

5

 

 

 

 

 

 

说明:1.请按本单位评选顺序上报;作者不得超过 2 人,指导教师为 1 

2. “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 2025 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微视频、舞台剧类)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作品类别

(微视频/舞台 剧)

 

顺序

 

学校名称

 

作品名称

受访“五老” 姓名

受访“五老” 出生年月

 

作者

 

指导教师

 

1

 

 

 

 

 

 

 

2

 

 

 

 

 

 

 

3

 

 

 

 

 

 

说明:1.请按本单位评选顺序上报;每类作品分别排序。

2.作者为主创团队,不得超过 4 (可以集体形式申报),导教师为 1 人。 3. “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 2025 年访谈后去世,请备注标明。


 

 

 

附件 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院系 数量

开展院 系数量

被采访“五 ”人数

主创团队 学生人数

受益学 生人数

征文  收集数

微视频 收集数

舞台剧 收集数

 

 

 

 

 

 

 

 

 

 

 

 

 

 

 

 

 

 

 

 

 

 

 

 

 

 

 

说明: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